晨曦初入凌昌县,新的一天开始了,街上稀稀拉拉出现行人,有人经过粮仓,突然看到久未有人光顾的地方围拢着大量官兵,瞧着他们身上的衣服手里拿的武器,是昨日里刚刚进城的定北侯府的人。 粮仓里原本储存灾年的救命粮,被那个天杀的左县令运走了,听说这个狗官死在了牢狱里,估摸着是定北侯弄死的,真是大快人心。 可粮仓里分明没了粮食,这些兵是干什么来的?这人犹豫再三过来搭话, “军爷,这粮仓里没粮了,你们来这儿干啥呀?”一个士兵上下打量了他一眼,开口道:“我们奉定北侯之命,来搬粮食。”不是不能说的军事机密,让老百姓知道了还能感念自家主子的恩德。 这人瞪大了眼睛,满脸不可置信,“搬粮食?啊……,哪来的粮食?” 士兵笑了笑,“定北侯爷心系百姓,昨日夜晚亲探粮仓,可能天老爷体恤咱们侯爷的一片爱民之心,竟被他发现粮仓下的地窖,里面有粮食!” 这人一听,眼睛都亮了,赶紧把这消息告诉了路过的其他人。一时间,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,迅速传遍了整个凌昌县。百姓们纷纷涌到粮仓前,看着士兵们一瓦罐一瓦罐地往外搬粮食,眼中满是惊喜和感激。 人群中,有个老妇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抹着眼泪说道:“定北侯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,老天爷终于开眼了,派这么个好侯爷来救我们。”周围的百姓也跟着跪下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的话。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笑容,顾侯爷找到的粮食是希望,是凌昌县所有百姓的生机。 顾景之站在不远处,看着这一幕,眼神柔和。 他身旁的张平远笑着说:“侯爷此举,深得民心呐。”定北侯微微点头,“百姓受苦,本就是为官者之过,如今能解他们燃眉之急,也算我做了件实事。” “侯爷,可要将粮食分发给百姓?”左世明一脸喜色,问道。 顾景之摇摇头,“此番大灾不知道周边情况如何,若受灾地区多,朝廷赈灾粮不能即时到达。区区二十多万斤粮恐难以为继。咱们自然要为这凌昌县的百姓做长远打算。” 朝廷虽然远在千里之外,月余也得到北地受灾的消息。正常来说,命附近府县支援一二,龙江府一带也不至于到此种地步,可见,必是发生了什么,朝廷无暇顾及。 心中腹诽却不敢道出。张平远二人连连点头,“侯爷说的及是。” 正说着,一辆辆满载粮食的马车驶了过来,源源不断地往粮仓里运送。周围的百姓渐渐围拢过来,看着这一幕,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。人群中有人小声说道:“定北侯真是大好人呐,有他在,咱们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。”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。这时,顾元诚骑着马缓缓走来,他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百姓,朗声道:“各位乡亲,这粮食是给大家的保障,侯爷说了,往后我定北侯府定会与大家一同努力,让这凌昌县越来越好。” 百姓们听了,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。 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男子壮着胆子问道:“请问官爷,粮食的价格比照灾前高出几何?” 他的话问出大家的心声,苏河流域蜿蜒几百里,想必许多地方受灾,洪水前庄稼刚刚成熟,庄户们俱都没有收割。很多人家存粮不多,省吃俭用,一个多月已消耗殆尽,眼瞅着就要断粮挨饿,可喜顾侯爷发现了地下粮仓,可要是价格太高,和多数人家也是吃力。 这事顾景之早有交代,富者自行购买,贫者以工换粮,孤寡病弱者每日免费领取定量糙米粥。 顾元诚绷着脸大声道: “各位莫要担忧,定北侯心怀百姓,这粮食价格绝不会哄抬。富户可按市价购买,贫者能以工换粮,有力气干活便能有饭吃。而那些孤寡病弱者,每日都能免费领定量的糙米粥,绝不会让大家饿肚子!”百姓们一听,先是一愣,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。 那中年男子眼眶泛红,激动道:“侯爷真是菩萨心肠,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何德何能啊!”人群中也有人抹着泪,感慨侯爷的仁义。顾景之看着百姓们的反应,心中欣慰。他深知,要让这北地真正好起来,还需长久努力。 接下来,他打算组织百姓修缮水利,开垦荒地,恢复生产。定北侯府的士兵们也没闲着,在顾元诚的指挥下,有序地搬运和分配着粮食。整个凌昌县,在定北侯的带领下,仿佛重新焕发出了生机。